• 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公司新聞

    看不見的浪費

    2020-03-15

     提及浪費,很多人普遍理解為原材料的浪費。而通過近兩年利通精益管理的學習和實踐,我們已清楚的認識到,日常生產和工作的浪費可總結歸納為七大浪費:1、過度生產浪費;2、等待浪費;3、搬運浪費;4、加工浪費;5、庫存浪費;6、動作浪費;7、殘次品浪費。

    微信圖片_20200318151348.jpg

   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遏制,利通得以逐步恢復生產。但復工復產工作開展的并不順利,車間主管們常在工作會議中反映設備不足、人員不夠等問題導致產量提升困難。2020年伊始,利通提出了新一年的奮斗目標:要將所有一線員工工資提升至5000元以上,利通上下無不叫好。要想實現這一目標,唯有減少浪費,提高效率。

    微信圖片_20200318151352.jpg

    結合利通的現狀,目前提高生產效率有效、投入小、能立竿見影的方法就是消除等待浪費與動作浪費。各工序要配合精益辦優化動作與工作程序,提高有效開機時間。一個班次八個小時,需要排查清楚的問題包括:到底有多少有效工作時間被浪費?員工崗位設備正常運行了多長時間?設備停機了多長時間?有效工作時間浪費的原因?能否有改善的空間?哪個動作是創造價值的,哪個是無價值的?要對瓶頸工序進行有效時間價值分析。以軟二車間解布工序為例,若兩臺解布機正常運轉,每小時3600米,8個小時,日產量可實現28800米,但實際10個小時只產出30000米。經精益辦跟蹤分析發現:換滾筒時間每次10分鐘,每天12-15次,中午吃飯停機1小時。經過改善,換筒時間由原來的10分鐘減少到5分鐘,可節約65-75分鐘;中午吃飯送餐到崗,人停機不停,每臺機器有效工作時間節約60分鐘。下一步,我們將通過崗位技能規范學習提升換桶操作的熟練度,將換桶時間降低到2-3分鐘,綜合核算,兩臺機每天可節約4小時,增產7000米;若人員的操作熟練度進一步提升,預計可增產至9000米。初步估計,經過工序改善、企業技能型員工的打造,動作精細化可實現增產30%以上,員工收入可同比增長30%。

     

    時時用心,杜絕浪費,從不經意的小事改善做起,零投入也會取得效率的重大突破。雖然浪費無處不在,每時都有,但只要利通人事事上心,日日進步,又何懼工資不足5000元乎?!

    分享:
    聯系客服
    400-6191-666
   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|一个人看的日本www|日本人竟这样玩学生妹|国产精品玖玖资源站大全|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王源